名人講座
邀請業界資深老師來講座分享業界最新資訊,
讓學程學生與業界接軌零時差!
音樂及藝術平台作者/音樂工作者
葉柏增
主題:媒介乘載的華語流行音樂
今天的講座邀請到了葉柏增老師,帶我們深入探討華語流行音樂與媒介的緊密關聯。葉老師以豐富的經驗和學術背景,生動地介紹了華語流行音樂在不同媒介中的發展歷程,讓我們對音樂在各個時代的傳播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的分享吧!🎤✨
我們了解到,從早期的留聲機、黑膠唱片、磁帶,到後來的CD和數位音樂,每一種媒介的演變都深深影響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創作和傳播。這次的講座不僅讓我們認識到音樂的技術與文化脈絡,也讓我們對AI在音樂創作中的應用有了全新的見解。葉老師提到,AI可以幫助創作人降低成本、提高創新性,但同時也提醒我們要保留自己的創作獨特性和情感,這是AI無法取代的。我們還討論了AI在現場演出和音場燈光調整中的應用,受益匪淺。🎶🤖
在講座結束後,我們深感媒介與音樂之間的相輔相成。葉老師的講解不僅讓我們認識到華語流行音樂的豐富多樣性,也讓我們思考未來音樂產業與AI的關係。感謝葉老師的精彩分享,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繼續探索音樂的無限可能!📚🌟。


知名王牌配音師
謝一帆
主題:聲音好好玩,好好玩聲音
我們有幸邀請到配音界的泰斗—謝一帆老師!
我們從老師的講解中了解了配音員的多樣工作,包括動畫、廣告、有聲書、遊戲等不同領域。老師詳細說明了如何運用不同的發聲方式來表達各種聲音表情,並通過實際操練讓我們親身體驗了配音的樂趣。從嘴型、舌頭運動到情境練習,我們一步步掌握了如何用聲音傳達情感和信息。老師還播放了他的作品,讓我們見識到聲音表演的魔力。這次講座讓我們大開眼界,明白了配音背後的辛勤付出和專業技巧。
通過與謝老師的學習,我們更加明白成為一位優秀的配音員需要的不僅僅是天賦和機會,更需要不斷的練習和積累。配音工作看似輕鬆有趣,實際上卻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投入。這次講座不僅讓我們對配音有了新的認識,也激發了我們對聲音藝術的追求。我們要由衷感謝謝一帆老師,讓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這個令人著迷的領域,並啟發了我們對聲音表現的無限可能。


聲音設計師/配樂音樂師
祝力群
主題:聲音後製的音效製作篇-工作坊
從這次的這場講座中,同學們深深感受到了專業與責任感的重要性。從影片製作的各個細節,看到了一個完整作品背後無數的努力和考量。
小祝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態度也讓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對於軟體的運作了如指掌,更是在每個細節上都給予了充分的解釋和指導。開放心態和樂於助人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溫暖和支持。
老師不僅教學到了專業知識,也開拓了大家的眼界及思路。讓大家對於音效製作的理解更加深入,也對於未來的學習和探索充滿了期待。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同學們將會不斷成長和進步,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人。
這場講座不僅增加了同學們的專業知識,也啟發了大家的學習動力。希望同學們會把這次的收穫牢記於心,並且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好的自己

配樂音效/網路資深音樂設計
曹荷
主題:中國遊戲產業與互動技術與發展趨勢
講座中深入探討了遊戲音效製作領域的各個方面。曹老師首先介紹了遊戲音樂的歷史發展,從傳統到現代科技的融合,尤其強調了近年來虛擬偶像和人工智能在遊戲音效中的應用。也分享了自己從古典音樂背景轉換到遊戲音效製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台灣和上海工作環境的差異。
講座中,我們了解到遊戲聲音設計的複雜性,從音樂設計到音效設計,再到語音設計和音頻程序,每個項目都需要細緻的規劃和團隊合作。此外,曹老師還介紹了在遊戲中如何實現音樂的交互效果,以及使用Middleware中間件「Wwise」的方法。她的分享讓我們對遊戲音效製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除了技術層面,曹老師也提到了在遊戲團隊內部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在這個行業中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心態。她的經驗分享讓我們明白,除了音樂創作能力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以及對行業變化的敏感度和持續學習的精神。

中原大學音樂產業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詹凌駕
主題:音樂筆記
在詹凌駕(Ringo)老師的音樂筆記分享中,我們深入探討了Misia的《Everything》。這首歌曲充滿了精巧的樂器安排和細膩的旋律。從貼字和和聲設計中,我們看到了音樂製作的巧思,以及對樂器的精準運用。木管樂器的出現增添了層次感,儘管看似不合邏輯,卻巧妙地被當鋼琴和弦在按。
此外,樂曲中的節奏和鼓手的技巧也令人印象深刻。通過了解不同樂器的特性和運用方式,我們可以更好地欣賞音樂的豐富性。
這次老師的音樂筆記分享和課堂實作,訓練了我們用不同角度去聽音樂,分析它使用的配器,
進而從中學習。也了解到不同曲風會使用各種不同的特殊節奏和配器。透過多聽多練習,我們
能夠將這些經驗應用在自己的音樂創作上,為未來的作品注入更多精彩和創意。感謝Ringo老師的駕臨:)


踢踏電台 團長 呂宗益
主題:台灣音樂劇小史
老師為我們詳細講解了從啟蒙時期到如今的多元紛呈,每個階段都凝聚了無數劇場人的心血和努力。從《棋王》的里程碑之作,到《大鼻子情聖——西哈諾》和《吻我吧娜娜》的創新探索,再到今天本土語言音樂劇的崛起,這個多元的發展軌跡不僅豐富了台灣的劇場文化,也為台灣的音樂劇創作打開了無限的可能性。
課堂上,我們深入了解了台灣音樂劇的發展歷程。看到了每個時期作品的演變,不僅學到了劇場知識,更感受到了每部作品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創作心血。透過老師的生動講解,我們被這些經典作品的魅力深深吸引,從啟蒙到探索,再到多元發展,每一步都讓我們對台灣音樂劇有了新的認識和熱愛。
此次講座讓我們對台灣音樂劇的未來充滿期待。Josh老師的分享不僅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這個領域,也激發了我們對未來更多講座的興趣。我們期待能有更多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繼續探索音樂劇的無限可能,讓我們在學習中發現更多音樂劇的美好與創新。

配樂音效/編曲老師 黃士佳
主題:廣告配樂與音效設計實務
課堂中,老師教導我們如何運用音樂與音效來吸引觀眾,搭配廣告影片~
1. 參考音樂:依據收到的動畫影片,尋找適合的參考音樂,剪輯並且合併畫面。
2. 配樂發想:透過畫面與參考音樂,思考各段落的主題與呈現方式。
3. 配樂編曲:根據配樂發想的內容進行編曲。
4. 音效設計:根據畫面內容拼貼音效素材。
5. 錄製Foley音效:有時錄製比搜尋更快速有效。
6. 配樂混音:掌握混音技巧,讓音樂更加動人心弦。
7. 總混音:完美呈現你的音樂和音效,打磨出頂尖作品。
這次廣告配樂與音效設計實務課程深入涵蓋了混音技巧和配樂策略。
老師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包括響度限制、壓縮器、EQ、Maximizer的應用,以及配樂中的音效設計和編曲流程。
透過實際操作,我們學習了Cubase操作技巧和尋找音效的方法,並了解了如何將音樂與影像完美融合。課堂上分享的小撇步,如參考音樂的chord track和適時轉調,為我們提供了實用的製作流程。
感謝老師的悉心教導,這次課程為我們提供了全面而實用的指南,讓我們在音樂製作上更加自信和堅定!


金曲原住民歌手/詞曲創作人
依拜維吉
主題:歌唱技巧對情感表達的影響
兩週的歌唱課程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學習和體驗。從依拜老師的教學中,我們學到了唱歌的基本要素:呼吸、音準、節奏。唱歌其實就像自然的說話,需要以輕鬆自然的方式來呼吸,並將情感融入聲音中。課程中,我們訓練了呼吸控制和肌肉協調,並學習了正確的姿勢和發聲技巧。老師還分享了如何豐富表演,包括氣聲運作和起音技巧,以及尾音技巧的應用。
尤其喜歡老師強調的一點:唱歌就是自然的表達,不應該過分注重技巧,而是要注重情感的傳達。在第一堂課中,我們通過分析不同歌曲的唱法,了解到如何更好地表達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在第二堂課中,我們更是有機會親身上台演唱,並得到了老師的直接指導和寶貴建議,因材施教,這讓我們感受到了個人成長和進步的喜悅。
除了技巧上的學習,這兩週的課程也讓我們意識到唱歌是一門需要持續練習和專注細節的藝術。透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技巧和表現。我們對唱歌的興趣也因此更加濃厚,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在這個領域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從理論到實踐,從分析到實際演唱,都得到了充分的培養和引導。這次課程讓我們對唱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也令我們更加熱愛這個美妙的藝術。


錄音師/音效設計師
-林子煜
主題:
錄音混音母帶-三部曲
課程中提及了麥克風的知識,但這次課程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精細的,從錄音麥克風設備的介紹,心型、全指向型、八字型…等,位元、取樣率等一一介紹,再透過現在電影、動畫、配樂、編曲,最終組合拼湊我們看到的電影特效、動畫音樂…等,每個環節的角色都相當重要,像是環境的重要,設備的重要、軟體的重要性、當然還有每個錄音師混音師的創音與直覺都是重要。其中對於麥克風應距離收音源多少,過近會讓聲音比較悶。甚至提及不同樂風還有不同收音方式。
接著還提及了很多業界的生態,許多知識似乎也不太透明,需要業界有經驗的人士傳承教授,感謝中國科技大學持續辦理在職進修,讓想進入音樂產業的人有入門的機會,說明能力與專業是生存的不二法門。
除了分享當配音員的經驗以外,老師也分享了以前求學過程如何誤打誤撞而走到現在做跟音樂相關的行業。
最有趣的是老師的人生分享,因為是業界最真實的現況,在音樂產業中擔任不同角色不同的辛苦之處,配音員、編曲、剪輯等現況,透由QA方式得到更精隨實作的解決問題方式。
學士後課程講座模式,因同學們有不同背景,所以在老師原定的內容外,有更多QA激盪,與平日大學部課程有很不同的感受。


國家兩廳院 節目企劃部 音樂製作人/專案統籌
-吳昀璇
主題:
數位展演的無限可能
講座中可以看到數位展演的未來,數位科技和展演的結合不僅僅是為了追求技術的應用,更是為了打開藝術和文化的新視野。通過數位展演,我們可以將藝術作品和文化內容帶給更廣泛的觀眾,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能夠享受到獨特的展覽體驗。這將有助於促進文化交流和理解,將藝術帶入人們的生活中。除了數位展演的知識和應用,更必須具備的是創新和合作的重要性。數位展演的領域需要各個專業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合作,共同尋求突破和創新。無論是技術專家、藝術家還是策展人,我們都需要跳脫自己的專業框架,與其他領域的人合作,以實現更大的成就。
講者舉出了許多音樂劇結合新科技的展演。藝術最令人著迷的就是藝術本身與觀眾產生的連結。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即使面對同一個藝術作品也會產生些許不同的共鳴。遊戲就屬於一種可以直接與觀眾產生連結、互動的藝術。藉由讓使用者遊玩的過程,去探索與感受整個作品。如今結合新的科技,以往的音樂作品、畫作等皆擁有機會進一步去與觀眾互動,創作出更深刻的共鳴,相當期待未來衍生出來的藝術表演形式。


配樂音效師/製作人
-劉更始
主題:
配樂跟音效之間的互動
今天的課程是由劉更始老師為我們帶來有關於「配樂跟音效之間的互動」的講座。
有關製作配樂的步驟老師介紹:「第一步:『先確認情境所需的情緒』、第二步:確認進配樂的『Timing(時機點)』。」
關於步驟一確認情緒時,可善用“Vocabulary”,也就是與客戶溝通時利用一些精確的字詞去描述配樂風格類型,較好去幫助雙方來釐清情境中所需要的情緒,以減少溝通成本,另外,可善用老師推薦的“epidemic sound”此網站來和客戶確認是何種類型的音樂
(簡言之,即能立即地擁有一個音樂樣本好與客戶溝通、確認配樂方向的感覺)。



流行音樂製作/製作人/品牌經營
-柯元喆
主題:
流行音樂製作與自媒體品牌經營
今天的課程元喆老師分享了很多以前我未曾想過的東西,真的很酷也很實用!覺得在現今網路資訊快速且碎片化的時代有一些好方法,來幫助我們找出流量的所在,也是音樂之外非常務實且重要的專業!畢竟要單單靠原創音樂生存下來不是那麼的容易,老師提到了尤其是現在的音樂市場發展分眾化,要能有一定的流量來維持及經營自媒體真的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企劃力可以幫助更多人去看到你的東西,像透過一些搞笑類的生活類音樂短影片或是一些名人講話片段(像迷因一樣的梗)來做音樂影片,可以更容易引流讓更多不同類型的人(或許就有新的目標客群)來聽到你的音樂創作!
老師給的東西好多都是有趣且務實的,可以藉由在Streetvoice上發自己的原創,因為來聽歌的人本來就是想來吸收新音樂的人,這一點和YouTube不一樣,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點,覺得有所啟發,再透過Instgram的經營(好看的照片或圖片以短限時動態)來引流至Streetvoice,培養較為忠實的粉絲,是不同於抖音搞笑或生活類的音樂創作的做法,也非常有意思很實用!(還有製造人設這一點我也覺得很有意思,這是以前沒想過的點)
然後我覺得老師還有提到一點也很有意思,的確音樂類型的影片,如果你製作的夠精良,過了三、五年後仍然會有人在聽,也會有收益(被動收入),會有一種那是過去的自己努力過的東西現在仍受到喜歡的開心,很小的成就感和滿足以及實際的Income。還有Cover外國很紅的歌曲(特別是西洋)很容易被YouTube平台所推送,也可以引流很多地區或其他國家的聽眾,這一點是比較特別的,雖然可能因為版權問題被抽走大部分的收益,但是其作用是一種讓更多地區的人來知道、來認識你的頻道,進而會注意到你的其他原創音樂,我覺得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知名王牌配音師-謝一帆
主題:
配音員都在做什麼?
今天邀請來的講師是具有豐富配樂經驗的專業配音員謝一帆老師,作品橫跨廣告、動畫及戲劇,可以說是不勝枚舉!老師以幽默風趣且明快的節奏,為我們介紹個人的配音工作歷程、配音工作的應用領域與範疇,透過他個人精采的作品集分享及說明,同時也讓我們見識到配音工作經驗中所遭遇到的各種奇人軼事及配音員工作的甘苦。
老師也分享了他的錄音經驗,不管是好的、壞的經驗,都會成為個人成長的養分,造就了現在他的。而當一位配音員需要大量的練習,而且是有意識的練習,更重要的是講話要講清楚,我想這些話不僅是在當配音員的練習,而是可以套用於人生中的每個時刻,謹記於心。這堂課真的獲益良多,且老師幽默風趣的說話方式,聽起課來蠻紓壓的,也讓人感受到他對於配音員這個行業的熱情與喜愛!
.png)


舞台劇音樂總監/音樂製作人
-詹凌駕
主題:
演唱會音樂創新和實踐
這次講座邀請到的是詹凌駕詹老師來為我們講解演唱會音樂創新和實踐,在這堂講座當中我們了解到詳細且清楚的演唱會的製作流程,如何從無到有,也展示了很多首歌曲如何從MV改編成演唱會版本,讓演唱會橋段具有商業價值,還特別分享了香港紅勘演唱會的製作經驗改變了他的一生,整體內容非常豐富精彩,一起來看看老師的介紹吧!
-無中生有(選曲)
-歌手試唱(先用簡單樂器試唱)
-編曲(原編曲、小改編、重編、設計開場轉場)
-歌手樂團彩排(反覆檢查、修改編曲、再次選曲)
以上流程有問題再回到第一步,全部確定再進下一步
演唱會腳本設計(演唱會故事大綱、歌手講稿設計哪個段落要 說什麼)
-影像設計(opening、轉場、歌曲、謝幕)
-舞台設計(三面台、四面台)
以上做完節目就是設計好了,接著再找演出公司
-演出公司(安排、尋求合作、宣傳與售票)
-歌手造型設計(化妝、髮型、服裝)
-歌手拍宣傳照及海報設計
-燈光設計(舞台下、舞台上)設計門檻很高
-音響工程
-演唱會執行分享
-執行作業大綱
-工程人員進駐
-工作人員行程表(中英文)
-進行舞台搭建(細節)
-樂手舞台
-立體鷹架
-螢幕配置
-設備進駐(音響)技術組進駐
-燈光設置
-音響測試
-燈光測試
-螢幕測試 演藝組進駐
-舞台交接(接線檢查)
-準備樂器(樂手需求、樂器擺放位置、置、自接)樂手
-sound check通常鼓手會第一個、要試比較多東西歌手
sound check
-舞台技術測試
-總彩排
-開會檢討(哪個環節、細節有問題)
演出當日
-短彩排(舞台技術再次測試2、3小時左右)
-演出人員正式著裝
.jpg)


爵士鼓手/爵士鼓教育家-張文光
主題:
談流行音樂之節奏風格
此次講座收穫良多,甚至還有同學獲得了文光老師的簽名鼓棒!
讓我們看看同學們除了鼓棒之外還取得了什麼新的知識吧!
今天張文光老師分析了許多流行歌的鼓點給我們看,裡面不只有原曲,也有老師自己改編的,老師從最基本的節奏開始,告訴我們爵士鼓的配置,還有老師獨創的記譜方式,把Tom類及Floor Tom都畫在五線譜的線上,這樣看就一目了然,課後去問老師爵士鼓檢定的問題,或許之後可以去挑戰一下!
文光老師還分享了許多自己的Cover歌曲、教學理念與技巧。在演講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於音樂、對於爵士鼓滿滿的熱情,在分享自己的作品時也可以感受到非常純真、炙熱的情緒,相當感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提到自己某次與其他人合作時,即興得上去演奏了一段,結果與對方一拍即合,後續也展開更多的互動。老師提到音樂製作不要害怕去玩、去展現自己,因為音樂合作中的火花是生命力與感染力的核心。日後也會持續關注老師的作品,以及相關的教學資訊。






配樂音效/網路資深音樂設計-曹荷
主題:
中國遊戲音頻產業技術分享
今天邀請到的講師是曹荷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中國現階段遊戲音頻產業的技術分析。老師首先介紹了遊戲的基本分類:可分為多人線上競技遊戲、例如英雄聯盟、
刀劍、傳說對決等
老師也介紹了遊戲配樂發展的過程,由最早以純粹音效為主,
接著發展到以8bit 電子合成器音樂,搭配音效。例如馬莉兄弟。
一直到 2005 年以後,才在更大型的遊戲中,加入了真實樂器配器的音樂並
加強音樂與影像的搭配,讓玩遊戲的過程就像是看電影。
音樂的風格也不僅侷限於管弦樂,也加入了其他更多的風格,例如電子音樂等....
另外,在遊戲中的音樂團隊,主要可分為 音效設計、音樂設計、語音設計、音頻程序。依照各自不同的專長擔任職務,在彼此設計的時候,必須互相溝通,才能達成最好的效果。

配樂音效/編曲老師-李婉菁
.jpg)
主題:
淋漓盡致的線上音樂製作平台
—工作坊
李婉菁老師介紹了如何使用線上音樂製作平台-Soundtrap。
第一部份,老師先介紹了她的背景,及簡介了 Soundtrap 的基本功能。
在第二部份,
老師帶著我們操作 Soundtrap 這個線上音樂製作平台,並帶著我們完成約 20 秒的作品。
Soundtrap使用操作上滿簡單的,也很好上手,操作介面上也能讓同學快速找到要使用的功能,是非常實用的線上編曲軟體。



配唱製作人/歌手-依拜維吉
主題:
配唱製作人
依拜維吉老師介紹了配唱製作人扮演的角色,與一般的印象不一樣,配唱製作人其實從錄音前的AnR到混音後,都有需要扮演的角色。配唱製作人除了需要知道錄音的各種知識,諸如麥克風的類型、唱歌的角度、握麥克風的角度,也需要觀察編曲預留給人聲的空間。
在錄音時,配唱製作人需要提供給歌手正確的建議,同時,也要給歌手一個安全的感覺,諸如安全的環境,放鬆的語氣,要讓歌手能夠信任製作人,讓歌手在信任的關係下,放鬆的歌唱;給歌手建議時,也要有技巧性的說語。







製作人/虛擬歌手/編曲-周駿義
.jpg)
主題:
夏語遙 AI 人聲聲音庫對於音樂創作之輔助運用
Al工具的輔助,讓工作的許多步驟可以透過参數設定快速達到一個「基本」的水準,再透過人工去細修,渐越完美,讓聲音製作的效率大福提高,對於聲音工作者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相當稱職的聲音助理。透過「夏語逼AI人聲聲音庫」這個工具,我們可以輕易的從「語言學」對自然語言處理的角度(大量錄製各個以音素為單位的發音)水看待「語音聲響」,再結合聲音工程的概念,經歷建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將生硬的專有名詞轉化成簡單易懂的參數控制,讓使用者可以更快速的去掌握對聲音的精準控,透過介面得到最即時的反饋,使得原本再平凡不過的人聲,經過軟體調製後,也能成為自然流惕、表情十足,技巧恰到好處的聲線!讓歌曲教唱老師便於指導唱歇時個人風格的呈現!

配樂音效/編曲老師-黃士佳
主題:
微電影原創主題曲與配樂製作
課堂上老師分享了簡易的Demo製作方法及流程,在做Demo時先用Chord Track寫出整首歌曲的和弦進行,再利用Marker Track標出段落,輸入完主旋律後可以多使用節奏的Loop去拼貼、調整,會讓整個製作Demo的速度更快;老師更分享在寫旋律時要注意到「倒音」,才不會造成文字的語韻跟旋律搭配後,變成另一個令人誤會的意思,且每種語言也各有不同的的語韻,這是我們在寫歌時也常常需要很注意的地方,老師最後推薦了「圖解編曲入門」這本工具書,內容相當受用,感謝老師精彩的分享!


製作人/編曲老師-王晟維

主題:
多媒體產業與配樂_原民樂器取樣
這次的演講真的是非常精彩,以下是聽完講座後學生們的回饋!
演講提到了Kontakt採樣器,讓我們可以了解採樣的過程,真的每個步驟都很精細,光是要刻畫出輕重音,就要錄好幾次,去排列還有分配聲音的變化,過程真的需要非常多的耐心,而這樣些微的聲音變化,加上系統的整理,便是我們做音樂的利器,畢竟要買下所有樂器,並學習再來錄製,光時間成本就已經是不可估算的,果然科技的進步,給了我們更多的方便與選擇。
配樂音效師-祝立群
很高興這次講座邀請到水星音樂的聲音總監: 祝立群老師。課堂中不僅說明聲音後期的製作經驗,也帶著大家實作金鐘入圍的作品。
老師還分享了工作流程、如何有邏輯的建檔、分析Mini Mic 及 Boom Mic 的近遠差別、以及影視作品的人聲修飾,從實務中學習更是紮實!

台灣當代知名爵士鼓手/爵士鼓教育家
張文光老師

感謝文光老師的分享,讓我們對音樂中的節奏、律動、鼓組有了進一步的學習。節奏像音樂中的骨架,不同節奏的快慢設計,影響著音樂風格的走向,進而帶給聆聽者不同的感受。透過老師對同學作品的寶貴建議,也帶給我在製作音樂時對於律動上如何來設計的啟發。
上完老師的課程以後,對鼓的拍子和曲風不同時的節奏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老師還很願意教學生很多技巧,像是大家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拿鼓棒的方式,老師也很耐心地回答大家,說明這兩種拿鼓棒方式的差別,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聽到張老師的講座!
原住民歌手 / 詞曲創作人
依拜維吉老師
這次參加依拜維吉的講座,除了網路上收聽她嘹亮的歌聲外,更加能知道身為泰雅族人的她追尋音樂源頭與自我追尋的心路歷程,是個很真實的分享與感動。也終於解開標題:四季的四季這個標題的真義(第一個四季是四季部落,四季部落的四季)。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原住民歌手,也很難得可以了解在部落生活的感受,從小接觸的環境跟音樂就跟都市小孩相去甚遠。
另外也了解到做一張專輯或者作為一個歌手所需要具備的經驗以及準備,在天份的後面是需要更多的努力,連天才都需要努力,想要達到那個高度就需要更加倍的努力,學習到也會更有效率地去規劃我自己的時間以及訓練方式。

叁式有限公司資深專案經理
陳威廷老師

感謝叁式有限公司陳威廷老師讓我們接觸到台灣最頂級的新媒體藝術,讓我們接觸到台灣最頂級的新媒體藝術,影像光影跟聲音也是息息相關,透過好的、對的聲音表現能夠讓體驗更進一步。
沉浸式體驗,讓我們能夠產生很多關於收音、聲音相位的新的想法,不單單只是從智慧型機台的喇叭或者耳機享受聲音,更重要的是跟環境的相互接觸,回歸聲音的本質。
新媒體一直在演進,主要重視的是「本質」而非「形式」。數位藝術中有很多視覺、聽覺、思想與空間的創新挑戰和嘗試,超越想像的呈現。老師很講究數位體驗是與人的互動,並且能夠觸動心靈帶來內心的感動喚醒生命內在中不同珍貴的意義。
知名製作人與編曲人
蘇通達老師
能夠聽見蘇老師根據同學提供的音樂來點評和提供建議,真的是非常難得和寶貴。每一部分的解說,都非常有收穫,也給我們很棒的觀念,而且能夠很快的理解與吸收,在未來創作與編曲的時候,更有概念以及知道怎麼樣的狀況是可以更好或是可避免的。


博飛音響總經理
鄧人傑老師

很榮幸邀請到鄧人傑老師,所帶來精彩的講座〈演出市場現狀分析與未來發展模式〉,了解展演型態的轉變,以及現今的經營型態;以往看表演時,總是最先注意到台前的光鮮亮麗,然而在講座中,老師引領各位進入幕後的世界;不論是各種展演模式,或著一場表演需要多少的準備與細節,團隊的默契和專業,才能呈現出眼前精采的展演,非常感謝老師的分享!

配樂音效成音師
音樂達視聽錄音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宗一老師
這次講座由音樂達黃宗一老師帶來了精彩的演講,從實作的角度帶領我們進入音效師的世界,一探音效工作背後的美麗與哀愁。音效師如同聲音的畢卡索,將聲音調出不同的色彩,藉由聲音堆疊出不同的情緒,進而影響人們接收到的情境氛圍,不過在這華麗的背後,屢屢都是音效師長年累積的工作經驗、細膩的生活感受、對聲音的敏銳度、無限的創意發想才能造就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
從初始企劃規劃 , 拍攝剪輯 , 細小音效的加入乃至場景的配合及後製音量調配 , 都需妥當相互配合又不失彼此風采。從壯闊震撼人心的電影配樂到扣人心弦的弦律 , 皆是簡單的音符 , 音效所組 , 藉由音效師的巧思及後製 , 讓世界不再如此乏味。感謝老師分享 , 也對已在此領域的工作者致敬!
_%E5%B7%A5%E4%BD%9C%E5%8D%80%E5%9F%9F%201.jpg)
樂手/編曲師-侯君誼老師

很榮幸邀請到美麗的樂手也是編曲師的侯君誼老師來演講,這次演講的主題是〈遊戲音樂的製作與分享〉,本次講座線上與實體同步進行。要先了解遊戲的整體架構和遊戲模式,每個環節和小細節都有各種不同的風格與巧思。
透過老師的分享看見許多範例,更細微去發現周遭聲音任何聲音的可能性。原來博弈電玩的配樂也是有很多學問的,遊戲的開場音樂要能吸引人,過程中的配樂也要是引入入勝,其中的音效也必須契合當下的場景情境,要能抓住遊戲者的情緒,此外,看到音效錄製的影片 看到大師們利用各種不同的道具,或甚至是發揮口技,來創造風馬牛不相及的音效,覺得很厲害。



